Quantcast
Channel: 拔剑- 浆糊的传说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5

革命女子杨沫

$
0
0
     对前朝历史一向陌生,以至于给女儿取的名字居然和某名人相同,每每念及,觉得惭愧得无地自容。说起来,上个世纪是混乱的世界,但却有很多精彩的人物,个性鲜明,成就非凡,一个个浓墨重彩般,让人感叹。

    作家杨沫有个儿子,文章写得挺好,却偏有了个难听的绰号叫老鬼,老鬼写了本别样的书,书名《母亲杨沫》,因为在书里老鬼顽固地要说实话,未曾为尊者隐、为长者讳,据说出版前得到了亲友们有史以来最一致的反对,征求意见稿被画了成千上万个圈圈,这齐刷刷的态度比隔壁爱放炮仗的小胖子当选拿摩温还整齐。

    杨沫自小缺乏温暖,因为躲避包办婚姻而逃婚,因为逃婚困苦潦倒,因为人介绍认识了当时还是穷学生的张中行,然后很快和张中行走到一起,并生了一个女儿,这段感情只维系了四年,最后杨沫因故毅然抽身,从此君向潇湘我向秦。分开的原因按照杨沫自己的认识大概很符合某个歌词“我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,可是你却依然是你”,而按照张中行先生的说法,是因为一个“信”,一个“疑”,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,杨写了一本教科书级别的小说《青春之歌》,里面的反面角色余永泽原型铁定是张中行。面对吃瓜群众的花样指责和种种鄙视,张中行的回应是“没有在意”,数年间一直缄默。在那个特殊年代里,后有人找到张中行,希望张中行能揭露杨沫的“罪行”,张中行却在揭发材料上写上了“她直爽,热情,有济世救民的理想,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”。杨沫去世后,她的子女曾经请张中行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,不料遭到张中行的拒绝,“是她不再是,或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她。”

    话说革命女青年和旧式老夫子分开后,大路朝天,各走一边,你在那娶了个南婆,我在这嫁了个契丹。杨沫在离开张中行前结识了革命男青年小马同学,在杨沫的催促下,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,两人终于走到一起,在那批判斗争的年代里,两人相爱相杀,互相揭发,两人都对对方伤透了心,“自顾自地不断变换着异性情人来安抚自己那颗破碎了的心”,结果令人不胜唏嘘。杨沫从小招受父母冷漠,自己也没有子女心,有点像备受欺压的小媳妇熬了几十年后,用时间熬死了恶婆婆,自己却也成了另外一个恶婆婆。

    张中行先生学富五车,我看过他写的批判台湾明星人物南某某的文章,他批判南不懂装懂胡说论语,大略说南就是加强版的于丹,让我看了很过瘾。张著有《顺生论》,就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,他后半生一直小心谨慎,却仍旧绕不开是是非非,离开杨沫后他另找的妻子性格据说极好,然纵然举案齐眉,终究意难平。据说有记者一再问张中行先生,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感情是什么,回曰:“男女之情”。在和杨沫清贫相伴的四年日子里,年轻时的张中行曾赋诗送给杨沫,其诗曰:“阳春二三月,杨柳齐作花,春风一夜入闺阁,杨花飘荡落南家。含情出户脚无力,拾得杨花泪沾臆。秋去春还双燕子,愿衔杨花入窝里。”

    生活远比戏剧更戏剧,唯有长叹:
    合抑或分,只有一条道路,直教人万千无奈;
    信还是疑,分明两种态度,却让尔一样悲催!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5

Trending Articles